《易行品》〈本願釋〉略解( 三)
 

各位同修:南無阿彌陀佛!

今天晚上我們依然繼續研討龍樹菩薩在《易行品》中對「第十八願」的解釋,也就是《易行品》「本願釋」略解。我們先合掌恭誦「第十八願」一遍: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

接著我們來誦念龍樹菩薩《易行品》的「本願釋」,也是三十六個字,請合掌:

阿彌陀佛本願如是:若人念我,稱名自歸,即入必定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是故常應憶念。

請放掌,對於這三十六個字的「本願釋」,我們前兩次的共修已略作淺釋,今天晚上開始就這三十六個字所編的三個表格來續加解說。

講稿的第三頁裡有三個表格:

這三個表格的內容其實都是一樣的,只是在解釋上,有的比較詳細,有的比較簡略,另也有從不同的方向來解釋。第一個表格:「阿彌陀佛本願如是」,「若人」是「根機」,「聖凡善惡男女老少」就是第十八願的「十方眾生」;「念我」是「意業」,就是「心中憶念彌陀佛名」;「稱名」是「口業」,就是「口中稱念彌陀佛名」,念我與稱名是屬於「起行」;「自歸」是「歸命」,就是「歸命信受彌陀救度」,這是屬於「安心」。「心」「行」具足就是「因」,必定得到一個「果」,這個「果」的當中,有「現果」跟「當果」之別,「現果」就是「即入必定」,含「平生業成」跟「現生不退」;「當果」就是往生極樂之後,快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也就是「得等正覺」、「往生成佛」,結論就是「常應憶念」。常應憶念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意涵,第二個表格比較簡略,第三個表格是另從不同的方向來解說。有了表格讓我們能夠當下一目了然句子裡面的含義與範圍。

接下來我們再就這個「若人念我,稱名自歸」,再稍加解釋,若人就是指眾生的根機,也就是十方眾生,包含聖凡善惡、男女老少、緇素賢愚,所有眾生都包含在「若人」裡面,都包含在十方眾生當中,所有眾生都是彌陀要救度的對象,彌陀所要救度的眾生是沒有先特別遴選的,是不論任何情狀的眾生祂都救度的,因為阿彌陀佛曉得我們眾生都是煩惱強盛,業障深重,被業的繩子所緊緊捆住。眾生之所以造罪造業,他不是故意的,是受業力的催逼,是身不由己的。一個學佛的人,他明明知道是不應該做的事情,可是卻又明明犯到,有慚愧之心,有懺悔之情,但又是屢懺屢犯,因此他內心很苦惱,常因修行而苦,這些因解脫不了而苦惱的眾生,正是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。其實十方眾生每一個都是阿彌陀佛要救的對象,但眾生如果沒有這樣為修行而苦的煩惱,他就不能通身放下,徹底靠倒,任憑彌陀救度。

真正學佛人都嚮往清淨,有希賢希聖的心,也很想具足戒、定、慧三學,很想實踐六度萬行,但也都有心無力,這個時候,他體會到了「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」,「罪惡生死凡夫」不才是彌陀要救度的對象嗎?不才是彌陀為他發願修行的本懷嗎?如果佛不願救度這樣的凡夫,那可見佛的慈悲還是有限的,如果佛無力救度這樣的眾生,則佛力也是有限的,如果是這樣就不能稱為南無阿彌陀佛了。但是我們都知道彌陀有無我的愛心,有不思議的能力。所謂無我的愛心,就是沒有人、我、冤、親這一種差別對待的觀念,其實任何修行人,凡是證到了佛的境界,他就自然已離四見、四相,就是無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眼中也沒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對眾生一律平等,只是對於救度所有眾生的能力有差別而已,而阿彌陀佛不但具有無我的愛心,也有難思議的能力,亦即不但徹底的體諒眾生,絕對的包容眾生,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能力救度所有罪惡苦惱的凡夫,這就是彌陀的本願,也是世尊的本懷,這才是佛教的目的。

我們學佛者,尤其是念佛人,要「體佛大悲心,學佛大悲心」,要體會彌陀對眾生的大悲之心,同時也隨份隨習彌陀對眾生的大悲之心,這就是所謂的「彌陀如何為我,我便如何為人」。我們的能力與悲心雖然無法與彌陀的無盡大悲大力相比,但是要隨緣隨份隨力的投入實踐。

上師有一句話,講得很貼切,令人印象深刻,這句話是說:「在業力的推動下,沒有人是故意的,智者悲憫有情,凡夫互相譴責。」其實我們學佛人,修行人是有心修行,有嚮往清淨之心,有希賢希聖之心的,可是三業行為卻往往一再違犯,甚至起惡造罪如暴風駃雨。上師說:我們要體諒他人的粗魯言行,因為他是被業力所推動,並不是故意的,沒有人是故意要造罪造業的;智者悲憫有情,有智慧的人,體悟到這一點的人,就會以悲憫之心來看待對方,包容對方,不會批判他,憎恨他,詛咒他,不會要他下落到十九層地獄,如果那樣的話,那就是凡夫的心態。

我們是在學佛,不管走聖道門,或是入淨土門,都是行走在菩提道上,在發揮菩薩的心情,菩薩的悲心是以在業力推動之下,身不由己而造罪造業的苦惱眾生為救助對象,我們若能體會這一點的話,我們的心就會柔軟,因為我們自己也正是這樣的愚惡凡夫,也會聯想到對方乃至一切有情眾生,這就是以己推人,一即一切,因而能互相體諒,彼此包容,就不會硬是要指責對方過失,進而記恨在心,從此不相言語,不相往來,或者見面都彼此很尷尬、不自在。

當然我們畢竟還是罪惡生死凡夫,講很容易,但是做起來卻很困難,不過如果能夠先了解這個道理的話,就會漸漸轉化我們的習氣,如果連道理都不了解,那就一個行為的準則都沒有了。所以上師這一句法語:「在業力的推動下,沒有人是故意的,智者悲憫有情,凡夫互相譴責。」很有引導力量,我們同修到底要學習做一個智者,還是一直做一個凡夫?智者就自然會依教奉行,那麼這句法語好不好?(好,很好!)大家要不要把他牢記在心中?(要!)

「若人念我」,念我的這個「我」是指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要我們念他,要我們心中只有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我們的心中是獨一無二的,無可替代的,為什麼?因為十方諸佛,唯有彌陀為我們廣發四十八願,為我們修行兆載永劫,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,所有法門當中,唯有彌陀是我們的唯一拯救之道,那我們還念誰呢?所以我們心中只稱念阿彌陀佛,只依靠阿彌陀佛,這是出至內心的,是徹底而無保留的,是全身心靈依靠的。只有彌陀跟自己互相靈動,除此之外,無二亦無三,彌陀憶念眾生,眾生憶念彌陀,彌陀與眾生,眾生與彌陀,機法一體。

昨天晚上小蜜蜂生日聚會,有一位小蜜蜂,就是嘉尹的女兒語心,她很自信很勇敢上台背誦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,這篇念佛圓通章與我們這裡所講的「念我稱名」,正好有很親切的解釋,〈圓通章〉說:「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,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;子若憶母,如母憶時,母子歷生,不相違遠;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」。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,若子逃逝,雖憶何為,十方如來在想念我們,要救度我們,可是我們不曉得或者是不願領受,所以不念如來,而念這個五欲,或者是修其他的法門,那這樣的話,十方如來雖然憐念眾生,也不能達到救度眾生的效果目的,所以彌陀憶念我們,我們如果不憶念彌陀,彌陀憶念成空,不能達到救度目的。

但是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?其結果就是「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」,現前當來便是不論何時、不論何處,都與佛同在。有句話說「愛在哪裡,人就在哪裡」,就好像父母兒女之間的想念,又好像情人之間的互相懷念,因為愛在對方身上,所以心就會傾向對方、懷念對方,就會想跟他相聚、長相廝守,因此夫妻父母兒女,都會同聚在一個家庭,即使由於種種事緣,一時不能相聚,也會時常以書信來往,或者是電話、手機相通,所以說愛在哪裡,人就在哪裡。阿彌陀佛憶念眾生,就是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在愛念所有眾生,所以阿彌陀佛時刻都在眾生的身上,與眾生在一起,這就是所謂的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」,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如來的代表,所謂法界就是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,無時不在,無處不在,隨時隨處都在,也就是說法界身雖然無形無相,可是它是豎貫過去現在未來,而且橫遍大宇宙任何一個角落,同時是與任何的人、事、物都融通在一起的,這個叫做法界身。

善導大師解釋法界身為「心遍、身遍、無礙遍」,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遍滿整個大宇宙,充滿所有念佛的眾生之中,心到那裡身體就到那裡,亦即阿彌陀佛的身心不受障礙的,不受阻隔的,遍滿整個大宇宙,所以說心遍、身遍、無礙遍。因此不管是正報的這個身體,或者是依報的佛土,十方世界任何眾生都跟阿彌陀佛沒有分離,都在阿彌陀佛的法界身之中,所以只要我們起心動念憶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立刻就在我們的心中顯現,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以及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,這一種佛的功能當下就在我們的身心顯露。

在此世間,聲波、電波、光波的速度都很快,尤其是光波最快,一秒鐘能夠跑三十萬公里,不過那是指物質界,而我們的心波則是所有快速當中最快的,而且千山萬水、天涯海角,不受阻礙,不受干擾。當我們在台北想念高雄,高雄的景象立刻呈現,想念日月星辰,日月星辰立刻在我們心中顯現,只是我們是凡夫沒有神通力,所以儘管在這裡想念,可是身並不能到那裡,如果我們有神通的話,心想到哪裡人就立刻到哪裡。譬如說一般人死了進入中陰身,中陰身的速度很快,一起念立刻就隨這個念出現在他所念的地方,不管是亞洲、歐美,這個地球或者是其他的星宿,一念之間立刻到達,雖然我們由於沒有神通力,不能一起念人便到,可是這個心波卻當下就到達了,這個心波會觸動對方。當然我們凡夫的心都是遲鈍的,可是佛的心靈靈覺覺,十方靈動,你一起念立刻就跟佛感應道交了,所以阿彌陀佛說:「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」,我們只要心中懷念彌陀,口中稱念彌陀,佛就與我們同在,龍樹菩薩在這裡就直接解說為「念我稱名」。

「念我」的這個念,如果從三業來講是指意業,也就是「心中憶念彌陀佛名」,為什麼憶念彌陀佛名,而不憶念彌陀的法身,或者是報身,或者彌陀的形象?那是因為法身的本體是不思議的、是無形無相的,眼看不到,耳聽不出聲音,也不可思,不可憶,心中不能想像,唯證方知;如果報身的話,是盡虛空,遍法界;若是阿彌陀佛的應化身呢?《觀經》上說,阿彌陀佛的化身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麼高大。所以不論就法身或報身,或阿彌陀佛的應身,都不是凡夫所能憶念的境界。既然這樣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廣度眾生,要怎樣才能使得眾生能夠來念他呢?這個就是所謂的「垂名現形」,以六字萬德洪名,以一般的木雕銅鑄這個佛像來讓眾生實際感受得到,在這當中,佛名是與佛體是無二無別的,因為佛的名號是由於佛的德行而命名的,所謂「全德成名」,佛名本身就有佛的萬德,所以將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尊為「萬德洪名」。我們心中要憶念彌陀的法身,那絕不可能,憶念報身也同樣困難,憶念應身也不容易;可是如果念這一句彌陀佛名,那就非常的容易,心中憶念佛名,口中也稱念佛名,具體而穩定,簡易而方便,殊勝而立即。

為什麼說具體而穩定?因為這一句六字洪名非常的具體,念起來聲音非常的鏗鏘有力,書寫的筆畫非常的靈動,所以我們攝心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,非常具體,讓我們覺得很踏實、很穩定;再者,名號只有六個字,稱念起來非常的簡單容易,而且方便:不管走到哪裡,在哪個地方,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,都可以稱念,非常的方便。如果要誦經,不認識字,或是沒有適當的場所,或是沒有時間就不能誦;要打坐呢?如果雙腿不柔軟,心中不寧靜也沒辦法打坐。要參禪、要朝山、要拜懺,這個都有條件,不方便想做就做。只有這一句佛號,既簡易又方便。不但如此,這句名號也非常殊勝而立即,因為這一句佛號是萬德洪名,超越所有法門的功德,所以殊勝,同時當下是立即顯現的,所以殊勝而立即,不是說我們現在先來訓練培養,效果則是在未來才顯現,或是必須看我們訓練培養的程度如何?成不成就?須培養得好才會有殊勝的效果,不是的!是殊勝而立即。

在這裡我引用一個故事來說明,在《念佛感應錄》(一)第76頁,有一篇故事,我把他定名為「心念彌陀,身有光明」:

海昌村民某,有老媼死,附家人言平生事,及陰府報應甚悉,家人環而聽之。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。

媼謂曰:「汝常如此,何患不成佛道。」問何故?曰:「汝心念阿彌陀佛故。」問何以知之?曰:「見汝身有光明故。」

村民不識一字,瞥爾顧念,尚使鬼敬,況久修者乎?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(蓮池大師《竹窗隨筆》)

這一段故事是從蓮池大師《竹窗隨筆》引用出來的,《竹窗隨筆》我早年就看過,對《竹窗隨筆》所述各文都很讚歎,有關念佛感應的事蹟,對我都很有啟發,所以就把其中幾篇編入這一本《念佛感應錄》內。

這段故事是說海昌村有個老太太死去了,這個老太太有時會附在他人的身上,談她平生的事情以及陰間的報應,就是閻羅王的審判,都很詳實,遇有她附身的時候,家人就好奇地圍繞來聽,同時問一些因果事情。我想不論在哪個時代,我們都一樣會好奇,想多了解一些平時少聽到的事。今天如果有人說現在有某菩薩或者是神明來附身,我們觀察確實是來附身的,而且說出一些未來的事情,那我們都會好奇,甚至會去問自己未來的吉凶禍福。

那個海昌村的某個人就在大眾當中「攝心念佛」,所謂攝心念佛就是專注的,毫無旁騖的,一心一意的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。當這個村民剛攝心念佛時,那個老太太立刻就說:「某某人,你如果能常常這樣念佛的話,就不怕不會成佛了。」這個村民一聽就覺得奇怪,問她說,你怎麼這樣的讚歎我?她回答說,因為你心中在念阿彌陀佛啊!我心中在念阿彌陀佛你怎麼會知道呢?因為你念佛時身上就有光明啊!蓮池大師對這一件殊勝的念佛故事就下了一段案語說:「村民不識一字」,論這個村民他是不識一字,未受教育的文盲。「瞥爾顧念」,「瞥爾」是忽然的意思,亦即忽然當下專心的念佛。「尚使鬼敬」,都能夠使這個鬼,對他這樣的恭敬讚歎。「況久修者乎」?他只是偶而當下念佛而已,就能夠使這鬼這樣對他恭敬了,何況是一個已經久修念佛的人。「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」,所以由此可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啊!是想像不到的。

由這一篇我們知道,只要念佛身上就有佛光,有佛光會有什麼好處呢?就是會消業障,會增福德,會化解冤結,甚至超度亡靈,所以我們如果行住坐臥常念佛,我們四周若有冤家債主在窺視我們,找機會討債的話,正好當下化解彼此的冤債,甚至也能超度對方,所以行住坐臥常念佛的人,出出入入,春夏秋冬恒吉祥,因為也能消災免難,不受惡鬼邪神來陷害我們。

論剛提到的那個在大眾中念佛的人,他一字不識,卻能夠當下立即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瑞象,是靠他的智慧嗎?不是!靠他的學問嗎?不是!靠他的修行嗎?也不是!靠他的善、惡嗎?也不是!不是靠他自己,完全是這句名號的功德力用,所以不論他是何人,只要他當下念佛,當下光明就顯現,表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顯現在他的身上。在他還沒有念佛的時候,這個老太太的靈魂看不到彌陀的光明,因為彌陀的光明非常非常的微細,是在某一種因緣之下才會顯現出來,阿彌陀佛的光明在那裡?在這句名號上,所以這一句萬德洪名──南無阿彌陀佛也叫「光明名號」,因為這一句名號跟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是一體的兩面,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,光明是無聲音的名號,兩者是一而二、二而一的。

光明是智慧的顯露,所以智慧是體,光明是相,阿彌陀佛的光明跟阿彌陀佛的智慧是一體的,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顯現在念佛人的身上。我們由以上故事說明,可以了解,念佛非常簡易方便,而且殊勝的瑞象又是當下立即。

「三經」或者是「祖論」所講的教理,理上我們都能夠體會,但是如果沒有事上的證明,我們的信一般不會很深固,如果以理來顯事,以事來證理,這樣一般人的信心比較會深入,所以有關念佛感應的事蹟,我們要多看,一個專修念佛的人也會喜歡去了解這樣的事蹟,為什麼?因為每一件每一件的事蹟都是我們的救主,也就是我們的大悲慈父的不可思議功能的顯現。

接下來,「若人念我稱名」,「念我」也可說就是稱名,也就是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因為稱名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,是所有修行方便法門當中最方便的,因為不論何時,不論何地,不論何緣,行、住、坐、臥,時、處、諸緣,都能夠念,所謂「以箭射地,無有不中」,而且一念就有依靠,能安心,無恐懼;如果不是稱名的話,就沒有這種方便性。當然稱名有大聲,有小聲,有金剛念,有默念,在這四種稱名當中,最能夠綿綿密密,細水長流,讓我們既有精神又不昏沉、掉舉的,就是金剛念,所謂金剛念就是在嘴巴當中,二唇之間念。能常念佛,彌陀的功德,彌陀的相好光明就在我們的身心顯現,這就是「佛入我心」;念佛的同時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念佛眾生,這是「我入佛心」。總之,念佛人不論何時何處都恒常與佛同在,都與彌陀機法一體,對念佛人來說,不管他對這一句彌陀佛名的內容了解多少,都是功不唐捐的,都會得到很大的效用。

在這裡我再引用一件《念佛感應錄》第一集的故事,同樣也是蓮池大師所寫的,在130頁的地方,我把他定名為「臨終無病,一拱而別」:

鄰有老嫗,日課佛名數千。問其故,嫗曰:「先夫持佛名,臨終無病,與人一拱而別。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」師自此棲心淨土,書「生死事大」於案頭以自策。(蓮池大師《雲棲法彙》)

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萬曆年間的一位高僧,出生於1532年,往生於1612年,距今約四百年前的一位高僧,也是淨土宗的第八位祖師,他被尊稱為明末四大師之一,明末四大師就是蓮池大師、憨山大師,還有紫柏大師與藕益大師。《雲棲法彙》總共有34卷,是蓮池大師往生之後,他的徒弟們把大師平生的著作編集而成的一部書。

對這一件念佛感應事蹟,我當初一看,印象也非常深刻,對我的啟示也非常大。其實蓮池大師之所以放下所有法門,以一句彌陀洪名做為他的本命元辰,生死解脫的依靠,跟這兩件故事有百分之百的關係。剛剛那一件故事是一旦念佛身上就有佛光,就使得鬼神欽敬不已,無關那個念佛人的智慧、修行、學問、善、惡。再來就是這一件。

「鄰有老嫗,日課佛名數千」:隔壁有一個老太太每天固定念佛數千聲,蓮池大師因為感覺到念佛必定對這位老太太有切身的好處,才能夠使她有恒心的,不間斷的,每日念佛數千,所以就問她,你怎麼天天都念南無阿彌陀佛,你不會覺得無聊或者疲倦嗎?到底有什麼原因使你天天念佛,而且一念就念好久念好多呢?這個老太太就回答說:「先夫持佛名,臨終無病,與人一拱而別,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」,我去世的丈夫他在世的時候就是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臨終的時候,沒有病苦,跟人家合掌告一聲我先走了,再見!就這樣斷氣了,非常的瀟灑,非常的自在,令人家很欽羨,所以我知道念佛有這麼樣不可思議的功德,因此我把已往生的丈夫當做是我的善知識,是我的模範,我效法他,於是日課佛名數千,她就這樣回答。蓮池大師一聽就非常警悟,因此蓮池大師就「棲心淨土」,以淨土為自己身心性命的故鄉,依靠的地方,「書生死事大」於案頭以自策,就寫了四個字「生死事大」在他的案頭上,天天看,天天來警策自己「生死事大」。

我們學佛人,覺得世間上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生死輪迴,學佛修行的目的,就是為了解決生死輪迴這一件大事,除了這一件大事以外,沒有其他的大事了,這一件大事是不能妥協,不可商量的,一定以解決這一件大事為終身的究竟目的,除此之外,其他的都可以商量,然而生死事大的解決談何容易,八萬四千法門,有那一個法門是我們可以學得來,而解脫我們生死大事呢?沒有!就只有專念南無阿彌陀佛,簡單、容易、方便、殊勝、立即。

我們不論誰都期盼能夠長壽,但若長壽卻沒有健康的話,長壽也沒有意義,所以至少要以健康為前提,而且要臨終的時候,沒有病苦,能夠自在的說走就走,這不只是修行人,是乃至所有的人心中最大的期盼。可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業,往往臨終都是非常痛苦的,尤其是現在,雖然科技文明,醫藥、健康食品林林總總很多,都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,但是壽命延長了,並不表示健康也能保持,往往活得越老,到最後越是使自己痛苦,使家人連累。尤其是現在死亡的第一頭敵就是癌症,三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因癌症而去世的,雖然念佛人也有得到癌症的,但是念佛的人即使得到癌症,臨終也往往沒什麼大苦,何況如果長時念佛比較能夠驅除其他病痛,所以老實念佛的人往往會預知時至,或者臨終無病痛,這個如果看念佛人往生傳記,就可以證明。

龍樹菩薩在這裡解釋阿彌陀佛的乃至十念,首先提出「念我稱名」,「心中憶念彌陀佛名」,「口中專稱彌陀佛名」。接下來是「自歸」,我們念佛最終的目的,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,念佛能夠得到種種利益,歸納起來就是「現當二益」,我們是以當益為所期,也就是歸命於彌陀救度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,所以這裡的自歸的歸字就是歸命,「歸命」就含有「信受彌陀救度」之意。如果我們不曉得彌陀是要救度我們,我們對於彌陀的救度不能夠相信,我們怎麼能夠徹底而完全的歸命呢?那如果我們念佛只是為了祈求現世的福報,或者是為來世的再生而為人,或者是升天享受天福,那都不是阿彌陀佛所期盼於我們的,也不是我們淨土法門的宗旨,因為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,必定還在六道輪迴,那豈不是今生已苦海無邊了,下輩子還繼續沉淪在無量無邊的苦海之中,何況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的話,當下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斷除了,不但如此,我們一旦往生極樂世界,當下就進入不退轉一生補處的境界,而這樣的果報是只要我們「稱名歸命」就可以獲得的,是非常的簡單而又容易的,所以念我稱名的目的就是歸命於彌陀的救度,而念我稱名往往也會隨著「自然之所牽」而往生彌陀淨土。

念我稱名屬於「起行」,歸命屬於「安心」,起行安心是「因」,有了因必定有「果」,而且念佛的因果是一起的,有什麼樣的果呢?分為兩種,現果跟當果,「現果」就是「即入必定」,這個「即」就是「當下」,一個念佛歸命於彌陀救度的人,他當下就擁有必定的身分,也就是他必定往生極樂世界,這一種叫做「平生業成」,再一種就是「現生不退」,現在在娑婆世界,不必等到往生極樂世界,就已經擁有不退轉的身分了。平生業成是指不必等待臨終才能看出能不能往生,是現在就已經往生有分,所以平生業成不必等到臨終才業成,現生不退不必等在往生之後,現生就能夠擁有這一種果報。「當果」是「得等正覺」,也就往生極樂世界,就必定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也就是正等正覺的功德,也就是「往生成佛」。

「常應憶念」是龍樹菩薩本願釋的結論,前面所說都是前方便,說出他的方法以及效益,最終就是要我們一輩子的心中憶佛,口中念佛,所以說常應憶念,這個表格我們就講到這裡。

接下來請看第二頁的講義,《易行品》亦言:

若人欲疾至,不退轉地者,應以恭敬心,執持稱名號。

現在我們來解釋這首偈語,這一首偈語也可說是第十八願的一種結論性的解釋,很簡短扼要,讓我們念佛人當下曉得要怎麼樣來起行,要怎麼樣來安心。

「若人」就是剛剛所解釋的十方眾生,「欲疾至不退轉地者」,想要快速的到達不退轉地的人,「應以恭敬心,執持稱名號」,就應該以恭敬之心來執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「疾至」就表示並非一萬劫或一大劫,非多劫多生,亦非等待往生他土才不退,乃此土此生不退,所以由龍樹菩薩在這裡所講的「疾至」這兩個字,就顯現出這一個法門的殊勝。

一般講,以自力、聖道、難行的法門,要到達不退轉的話,至少要一萬劫。善導大師有一首偈說:「瓔珞經中說漸教,萬劫修功證不退」,意思就是說從初發心,而且他的發心是真實的堅定不變的,一直修行到達不退轉,依《瓔珞經》所講,要一萬劫的時間,在這一萬劫當中,不可以有一生一世是退轉的,必須是他的願力,他的修行,生生世世只有增長而沒有退失,沒有倒退,這樣的話呢要經過一萬劫,在這當中如果他的願心倒退了,修行懈怠了,那就渺茫無期。可是我們只要執持稱念彌陀佛名的話,就快速的,有多快呢?不用一萬劫或者是一大劫的時間,也不是多生多劫經過無量的生死,今生今世就可以到達不退轉,而且在娑婆世界就獲得不退轉,而不必等到世壽命盡,往生到極樂世界才獲得,所以「疾至」到底有多快呢?是當生成就,一生圓滿,這個就是疾至,這個如果了解,那下面的一段經文,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釋而自然清楚明白了。

下面那一段法語是:

若菩薩欲於此身,得至阿越惟致地……。

下面還有,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」。在這裡所講的若菩薩欲於「此身」,得至阿越惟致地,此身就是這五蘊之身,還在娑婆之世,就得至阿越惟致,阿越惟致跟阿鞞跋致一樣,就是不退轉。可見我們想要以這五蘊之身,煩惱之身,在這娑婆世界就獲得不退轉,就應該執持稱名號,只要執持稱名號,是可以在今生此世就獲得不退轉的,不須經過一萬劫的無量生死,所以這個法門是既簡單而又殊勝的。

不退轉有三種,就是位不退、行不退與念不退。「位不退」就是超凡入聖,不會再退回生死輪迴的凡夫,以小乘來講,要到達位不退就要斷見惑,證入初果;以菩薩來講,別教的話,要到達初住,圓教的話要到達初信;「行不退」就是不退菩薩之行,這是菩薩的境界,小乘不談行不退,因為他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,要到達行不退,以別教來講必須到十向,以圓教來講必須到十信;再來就是念不退,「念不退」是菩薩證入佛果的開始,以別教菩薩來講,要達到初地,以圓教菩薩來講要達到初住。那我們這裡所講的不退轉是哪種不退呢?是圓滿三種不退,是到達念不退,到達念不退就是他的起心動念都是進入佛的境界,既不是凡夫也不是小乘,念念流入薩婆若海,娑婆若海就是佛的一真法界。

所以我們只要執持名號,今生今世就能夠圓滿三不退,不必等待下一世,不必等到極樂世界,這個就是《無量壽經》所說:

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

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,他當下就具足往生的身分,當下就獲得不退轉的階位,也就是《易行品》的釋言「即入必定」,即入必定是龍菩薩對第十八願的解釋,龍樹菩薩隨之又以三十二首偈語來讚歎阿彌陀佛,其中第四首說:

人能念是佛,無量力功德,即時入必定,是故我常念。

所以「即入必定」就是「即時入必定」,我們可以由此而明白知道是「同時即」,而非「異時即」,顯示「現生不退」,所以這個「即」在同時即跟異時即當中是同時即,是同時當下的顯現現生不退轉。

何以故?攝取不捨故,臨終來迎故。

為什麼當下稱名自歸,當下就能立即獲得不退轉的階位,為什麼?這不是我們的智慧、學問、修行所致,而是因為這一句彌陀佛名就是彌陀的光明,念佛人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攝取不捨,既然攝取不捨的話,就是從現在到未來一直到臨終都不捨,我們念念不捨,彌陀攝取不捨,所以第一就「攝取不捨故」。第二「臨終來迎故」,當我們臨終的時候,阿彌陀佛就會顯現來迎接我們到極樂世界去,因為有這二故,使得念佛人「往生決定」,而且「即時入必定」,這是因果同時的。有首偈語說:

行者今念佛,功德不唐捐;因中已有果,如蓮花開放。

剛剛有提到《易行品》說:「應當念三世十方諸佛,稱其名號」,在《易行品》當中龍樹菩薩有提到要念過去佛,未來佛,要念十方諸佛,可是他的核心是在阿彌陀佛的本願,在專念彌陀佛名,比如前面剛剛所講的,都是龍樹菩薩要引導我們來體會彌陀的本願,來專稱彌陀佛名而言的。

我們常聽說「佛佛道同」,這樣的話,是不是未必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?因為佛佛道同嘛,十方諸佛同樣都有願力要救度眾生啊!但我們要知道此中還有平等門跟差別門之異。

以「平等門」來講,《華嚴經》說,「一切如來一法身,真如平等無分別」,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樣一個法身,個個都證佛果了,當他證入佛果的時候,彼此是一體的,沒有兩樣的,因為法身,所謂一真法界,是唯一無二的,不增不減的,在真如實相當中是平等沒有高下之分的,所以一旦證入佛果就是平等的,你證入佛果沒有增加減少,我證入佛果也沒有增加減少,都是同樣的一個境界,所以說「一切如來一法身,真如平等無分別」。又說「一切諸如來,同共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就是一切諸佛如來,同樣證悟一個相同的法身,因為法身只有一個,沒有兩個,而且法身剛剛所講的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,永恒存在,自由自在,他的慈悲之心以及他的智慧之力,都是同樣的十力四無畏,也是一樣的都沒有差別,不過這個是從平等門來講的。有一首偈說:

彌陀與諸佛,同一法界身,一稱無量壽,諸佛齊現前。

既然是平等的,可見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,即是念十方三世諸佛,因為十方三世諸佛的法身跟阿彌陀佛的法身都是一樣的,沒有增加,沒有減少,也沒有不同,這豈不是只要我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,十方諸佛一時一齊全部顯現在我們四週,所以說「彌陀與諸佛,同一法界身,一稱無量壽,諸佛齊現前」,要我們通念十方諸佛是不可能的,念不來的,可是只要我們專念彌陀佛名等同稱念十方諸佛,而且十方諸佛一時齊現,這是就平等門而講。

就「差別門」來講的話,就大不同,阿彌陀佛在因地為十方眾生發下了超世願,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願,所以當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,祂果地的功德,救度眾生的力量也同樣的超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因此阿彌陀佛在《大阿彌陀經》裡面,被尊為「諸佛中之王,光明中之極尊」,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中的王,阿彌陀佛的光明,救度眾生的威力是十方諸佛之中最尊第一,《無量壽經》就稱讚說:「威神光明最尊第一,諸佛光明所不能及」,這是就差別門來講的。

因此不論就平等門,不論就差別門,我們都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,有首偈語說:

彌陀法界身,入我心想中,我心想佛時,佛即全體現。

這一首偈子非常的好。所以我們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,亦即「專稱彌陀佛名」。

現在已經十點了,接下來所謂的恭敬啊!執持啊!稱名啊!應該大家看這個講稿就能夠更理解,我們今天晚上講到這裡。

南無阿彌陀佛!

(象山彌陀共修會第51課,講於2007年9月16日)


信受彌陀救度    專稱彌陀佛名
願生彌陀淨土    廣度十方眾生